
用心服务 品质为本
微信扫一扫 →
加客服免费咨询
2025-10-20 22:23:40 来源:海康问药 浏览:75
帕金森病作为神经系统疾病中发展最快的一种,目前仍无法根治,治疗重点在于延缓症状进展。左旋多巴依然是基础用药,但剂型和给药方式不断优化。
近年来国内已获批几种新药:奥匹卡朋作为新一代COMT抑制剂,能与左旋多巴联用,延长药效、减少运动波动,目前上市申请已获药监局受理。沙芬酰胺是长效MAO-B抑制剂,不仅能提升多巴胺浓度,还能抑制谷氨酸释放,改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,已在国内正式上市。注射用罗替高汀微球是全球首个长效缓释微球制剂,每周一次皮下注射,大幅降低用药频率和血药浓度波动。
部分疗法在国际已应用,国内尚在临床试验阶段。阿扑吗啡泵通过皮下持续输注多巴胺激动剂,用于晚期患者;左旋多巴-卡比多巴空肠输注系统通过胃造瘘持续给药,已在欧美获批;左旋多巴前药与卡比多巴前药皮下输注系统2024年在欧盟获批,能模拟生理性多巴胺释放,目前国内已进入III期临床。这类疗法年治疗费用约合35万至56万元人民币,成本较高。
新药研发方面,Tavapadon作为选择性D1/D5受体部分激动剂,能精准调节多巴胺信号,减少传统药物引发的冲动控制障碍等副作用,III期试验结果积极。美司多巴胺是D3受体拮抗剂,初步研究显示可减轻运动障碍且不影响正常运动功能。
基因治疗是当前热点,主要通过纠正致病基因或保护多巴胺神经元延缓病程。例如,通过AAV病毒递送AADC基因,促进左旋多巴转化为多巴胺;神经营养因子如GDNF、CDNF的递送也在临床试验中;针对α-突触核蛋白的RNA干扰及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尚在动物实验阶段,面临脱靶风险和递送安全性挑战。
干细胞治疗逐步进入临床,胚胎干细胞、神经干细胞、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是主要研究方向。日本团队2018年完成首例iPSC衍生多巴胺神经元移植,2023年报告首例患者症状改善且无排斥。国内协和医院通过鼻粘膜移植神经干细胞,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。
针对α-突触核蛋白的疗法也在推进,如Minzasolmin、Buntanetap、Vodobatinib和Anle138b等药物,旨在抑制异常蛋白聚集,目前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。
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(MRgFUS)作为非侵入性治疗,通过超声消融精准调控Vim或GPi核团,显著改善震颤,已获FDA和CE认证。2021年北京天坛医院牵头启动国内首个MRgFUS治疗帕金森临床试验,为药物难治性患者提供新选择。
症状控制仍是当前帕金森管理的核心,多种疗法联合应用是未来趋势。
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。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基于公开发表研究及药品说明书,仅供专业人士参考,不可直接作为决策依据!
帕金森病作为神经系统疾病中发展最快的一种,目前仍无法根治,治疗重点在于延缓症状进展。左旋多巴依然是基...【详情】
推荐指数:752025-10-20